第七届上海国际店铺设计与解决方案展览会(China in-store 2021)将延期举行

截止目前,中国大陆的入境限制仍旧十分严格,且新冠疫情持续影响零售品牌的线下扩张及采购计划。经慎重考虑,主办方正式决定将原定于202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七届上海国际店铺设计与解决方案展览会(China in-store 2021)延期举办,新的展期及规划将在近期公布。

“我们决定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将China in-store 2021延期是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时间等待出入境政策恢复正常以便国际展商和观众可以亲临展会。在此期间,我们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打造一个更高质量的采购交流平台,以便适配疫情后的零售行业。”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睿博先生表示。

新展期的将继续聚焦店铺装修和店铺设计、视觉营销、零售商业照明、智慧零售技术、零售营销五大领域的创新解决方案。同时,Retail Stage,HiTech Stage,ReTailor Hub,EuroShop 中国零售设计奖以及橱窗营销挑战赛等精彩的同期配套活动也将于新展期举办,为零售人士提供与优质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知名零售品牌商、地产商以及行业专家学者共商零售热点话题的宝贵契机。

接下来,杜塞尔多夫展览(上海)有限公司将组织一系列线下商务交流活动,邀请行业大咖分享真知灼见,与行业同仁保持深度连接。与此同时,主办方将继续与行业媒体,协会,研究机构以及EuroShop全球零售联盟成员携手,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领英等渠道向零售人士提供有价值的零售行业新鲜资讯和前瞻趋势。

更多详情,请关注微信公众号,或访问 www.c-in-store.com


2021年7月27日

媒体中心 新闻 零售速递

零售速递

无人货架商业创新,是否有效?

2018-01-18


  据零售展会报道称,猩便利被传出北上广业务将进行紧缩,全国所有三四线城市将撤站,铺货低于50人的企业全部撤柜。半年内迅猛扩张的无人货架,似乎也陷入了尴尬境地。

  2018C-star 上海国际零售业设计与设备展引领零售行业最新趋势,带您见证中国零售巨大变革,上海零售展欢迎您的到来。

无人货架商业创新,是否有效?

  据零售展会数据统计,在日本,大约有500多万台自动售货机,平均23人就占有一台售货机,密度为全球最高。可国内自动售货机渠道的存量仅为20万台,尚不及日本一年的新供货量。

  在这样的数据背景下,无人零售爆火,在国内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商业逻辑支撑。即对标日本,国内的无人零售仍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几乎空白的市场环境,让大家觉得人人皆有机会。

  而大家也都看到了,无人零售的各种派生品在最近一年像雨后春笋般涌出。其中的代表就包括做传统售货机的友宝,借AI赋能机器的甘来,以及以果小美、猩便利为代表的无人货架。一时间,可谓百花齐放。

  无人零售为什么有效?

  无人零售的本质当然不是无人。无人只是一个特征,本质则是让零售的终端更接近消费者。比如过去一个零售店能开进办公室吗?现在无人零售的各种形态已经进入了酒店的每层楼,小区的各个角落,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可以说,是移动支付的普及,才给了无人零售以春天。不再依赖投币,除了体验上带来的便利外,资金的往来开始有机会与设备的生产商建立起联系,从前生产商和加盟商间的割裂关系就开始变得统一起来。

  建立在数据化的中心化管理,效率是非常高的。笔者从某家无人零售公司处得悉,其与微软合作后,应用了一整套管理系统,售货终端会实时将销售数据传输到后台,利用这些数据,总部就能做很多事情了。比如某台机器卖了货,数量变化的数据传到后台,后台就可以根据剩余的货量和历史销售规律,分析剩余商品的售卖时间,让补货能更有效率。

  无人货架的道德自觉

  不过,现在无人货架在市场上却是占尽了风头。成本更低,更高坪效,在全球领域又属独创性产品,可谓是出尽风头。

  客观点讲,中国的社会环境从道德层面讲,其实并不是太好。一个便利店安排两三个人值守,都免不了因偷窃产生货损。而突然出现这样一个商业模式,说自己不安排值守,也不做什么安防,还能照样卖货,你也就能理解,市场上对这样的商业创新缘何称奇了。

  怎样防止货损?无人货架有一套自己的运营逻辑,即利用社交压力约束人们的消费行为。

  从社会心理学上讲,在相对封闭的社交环境中,人会更加在意身边的评价。几十号人在同一个屋檐下,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因贪图小利让自己面子上不好过,谁也不愿意冒着风险。无人零售就是利用了这一心理,让办公室的小环境产生的社交压力逼迫人们就范,乖乖地遵守游戏规则。

  可是,任何高估道德自觉的商业行为都是冒险的。人在面对新产品时,出于对未知的忌惮,大家都会有一种下意识的防范心理。同时,一个新产品,大家都愿意支付溢价为新鲜感买单。所以,在一个月两个月时,无人货架也许不会被广泛偷窃,但过了这个新鲜期,大家发现不过尔尔,这样的社交压力是否还会继续有效就未可知了。

  据南都报道,位于广州市天河路365号的开放式无人售货店在今年3月底开张,第一个月依靠顾客自觉付费曾创造零逃单记录,但随着知名度的提升,顾客越来越多,商品丢失也日渐严重,最终入不敷出。该店铺在开张三个月后选择关闭。

  成本高企却难逃高货损率

  由于产品的天然缺陷,无人货架对选址有很高的要求,高级CBD当然是首选场景,而像工厂这样流动率高的区域,自然就不会被考虑在内。可根据笔者从多家无人零售公司获悉的数据显示,无人货架行业内的货损率现在已平均在10%左右,而像传统的封闭式货柜,则能将货损率控制在0.1%以内。

  “我们认为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的无人货架都是可以持续运营的,一旦超出5%就会把货架撤掉”, 结合南都采访某家无人货架从业人士的信息来看,这样的货损率简直又是在玩火。

  更可怕的是,这10%的货损率,还建立在较高的运营成本上。说白了,无人货架其实是在替代公司行政的采买工作。笔者从相关渠道得知,在某些运营环境下,无人货架的运营者会在区域内建立相关行政群,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相关区域的货损情况,希望以此借外部压力压迫公司行政约束内部交易行为。

  在无人货架的补货频率上,官方的说法为一天一补。可在实际执行中,其实是难以实现这一效果的。由于获知实时信息的难度较大,加上售货机需要每天有人购买才有价值,如果一天只卖出去两三件,那么补货成本就会增加。所以在实际运营中,许多地方的无人货架上就已经出现了无人补货现象。

  虽然说无人零售的想象空间依然很大,但在中国,能够长期维持高道德自制的区域,相信还是相当有限的。倘若再考虑到易复制、不具独占性的特点,一小块蛋糕一大群人争着吃,无人货架其实就已经进入了一个很激烈的存量市场中。未来也不难想象,无人货架领域的竞争会如何惨烈。

  来源:36kr

来源:
推荐阅读
尊敬的观众:
      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China in-store 2019观众预登记将于2018年10月开放,敬请期待!

观众登录